07
2022.01
10月12日,“新疆是个好地方—湘遇疆来·守护非遗”湘吐非遗联展交流活动在吐鲁番启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希慧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吐鲁番市委常委、副市长汤红杰致辞,副市长、湖南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易向辉,市政协副主席、文物局党组书记仲生浩出席。
07
2022.01
人民网南宁6月6日电(伍迁)6月6日上午,以“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广西“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在广西规划馆举行。
07
2022.01
6月23日至27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管理处负责人一行赴湘就“非遗中的红色资源寻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修订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短短5天时间里,调研组先后赴株洲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邵阳武冈市、绥宁县,长沙市及相关省直项目保护单位,辗转1400余公里,调研非遗代表性项目7个,考察红色非遗资源点9处、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召开座谈会3次,重点调研了我省“苏区歌谣”、“上堡故事”两个红色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现状和传承特点,深入了解了基层非遗保护工作、基层项目保护单位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07
2022.01
10月15日,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于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in巷开幕,大展将持续到17日,共举办3天。 这次大展的主办单位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承办单位是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黄山市人民政府。
07
2022.01
2021年6月28日,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承办的“2021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履约报告撰写工作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管理处处长王晖,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二级巡视员张栋、国际组织处副处长朱彦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丽、副教授彭牧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培训班。来自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项目保护单位所在的4个省份的学员参加了培训,开班仪式由郝庆军主持。
07
2022.01
07
2022.01
2021年10月11日上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艺术学院承办、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和建筑艺术学院协办的2021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广西少数民族染织绣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在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如期举行。各级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各民族地区的4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他们带着对民族传统技艺的热爱和非遗传承的责任相聚到这里,开启了为期30天的学习生活。
07
2022.01
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有一项特殊的传统灯艺——洋蛇灯。
07
2022.01
2021年6月28日,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承办的“2021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履约报告撰写工作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管理处处长王晖,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二级巡视员张栋、国际组织处副处长朱彦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丽、副教授彭牧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培训班。来自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项目保护单位所在的4个省份的学员参加了培训,开班仪式由郝庆军主持。
07
2022.0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全面展示山东传统工艺振兴成果。6月30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山东省传统工艺邀请展在山东省文化馆开幕。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俊海,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文善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王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蒋士秋等领导和100余名观众观看展览。